攥紧农业芯片 绘好产业“丰”景
“土特产”是各地推进产业兴农、促进农民增收的法宝。近年来,北京市丰台区牢牢攥紧种子这个农业的芯片,立足本土资源、打造特色文化、聚焦产业集群,写好新时代“土特产”文章,也为北京全力打造“种业之都”贡献了丰台力量。
立足本土资源谋发展
丰台区有着丰富的种子大会办会经验。从1992年第一届北京(丰台)种子交易会至今,该区已连续成功举办29届大会,并于2021年首次升级为国家级盛会——中国北京种业大会,成为全国种业行业办会历史最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展会之一。
展会长久不衰的背后,是丰台区立足种业这个本地优势资源谋发展。多年来,该区充分利用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这一高水平的品种展示基地,为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实现成果转化搭建平台。
走进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将培育好的种苗移栽到生长种植温室中。这里有育种专家从北京地方特色老品种中挖掘、恢复利用的新口感型苹果青番茄,有丰台独有特色的心里美萝卜、北京六叶茄、九叶茄,还有老北京车头冬瓜、倭瓜等传统口味蔬菜品种,也有市场认可度较高的草莓水果番茄、樱桃番茄等优势品种,以及丰产性高、商品化优良的彩椒、甜椒品种、“金童玉女”黄瓜等市场主推品种。
据了解,丰台区农业农村局依托该基地,从多年来种业大会展示示范的品种中精心筛选出4大类、特色作物品种60余个,总计9万余株种苗。基地在完成北京市品种展示评价工作用苗需要后,所育种苗将全方位提供给丰台智慧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区进行试验示范,促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真正做到“看禾选种”。
打造特色文化谋发展
近年来,丰台区持续以农耕文化带动特色旅游、观光、农事体验等融合发展,构筑京西乡村旅游标识。
在该区王佐镇佃起村,连续几年以田野为“纸”,以彩色水稻为“笔”,通过精细巧妙地排列组合,利用农业种植色彩差异绘出巨幅稻田画。据悉,稻田画的呈现需要先设计好展示图形,利用3D技术和透视规律调画,再根据设计种植不同品种、有着不同颜色的水稻,以展现立体透视效果相结合的稻田图画。
为了让稻田画如期“绽放”,“颜料”自然要优中选优,这“颜料”就是彩色水稻种子。今年,佃起村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试种了多个水稻新品种,将由紫色、白色、黄色三种彩色水稻组合而成,以“丰宜福台 美丽王佐”的字样为市民呈现。
这几天,在佃起村的育种棚内,水稻育苗播种机正在工作,村民相互配合将育种盘装置好后放置在温室大棚中,保持适当的温度,并根据需水量随时浇水,40天就可以将彩色稻种培育成彩色稻苗。
佃起村由佃起、南岗洼和水牛坊3个自然村组成,村徽上融合了水稻、古桥、水牛等元素,传承农业文明元素,祈盼五谷丰登。如今,水稻已经不仅仅是佃起村农业的代表,以水稻文化为核心发展出的农业观光综合体也将推进农业、文化与旅游行业融合发展,让传统水稻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亮点。
聚焦产业集群谋发展
今年,丰台区成功举办首届新发地种子·种苗嘉年华,吸引了40余家企业、商户参展,通过举办种子、种苗展示展销等活动,把更多的优质蔬菜、水果等品种引进首都市场,满足市民高品质生活消费需求。
近年来,丰台区统筹新发地市场行业优势,把市场打造为优质品种展示推广之地,不断擦亮“新发地”品牌,打造产业集聚效应。目前,该区现有注册种子企业近百家,企业聚集度居北京市前列,成为北京建设“种业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丰台区持续聚焦农业科技应用示范、花卉文化消费、生态观光农业,重点吸纳种业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机构,加强种业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强化种业市场监管,支持区级特色种业企业做精做优做强,让丰台农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下一步,丰台区将充分用好农业农村资源,结合区位因素和工作实际,发挥种业特色产业优势,走出集农业生产、休闲农业、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农村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